大观园里的饮食男女
《红楼梦》里有座大观园,大观园的山水园林建筑,和园内的饮食男女风俗, 彷佛是中国清朝贵族文化的缩影,一直吸引著无数人的好奇。 提到大观园,很多人第一联想到刘姥姥。刘姥姥一进荣府时,大观园还没兴 建,这位七十几岁的村妇带著外孙板儿由乡下进城,去找王熙凤攀亲戚告难,获赏 二十两银子,欢喜得浑身发养,引俗语「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对王熙凤说「你老 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的话,让人印象深刻,详见《红楼梦》第六回。到了 第三十九回,刘姥姥进大观园,则又上演了一场有关饮食活动的好戏,好戏的高潮 见于第四十、四十一回。 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写刘姥姥手持一双「老 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高声念著「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 抬头」,却夹不住小巧滑溜的鸽子蛋,惹得上上下下哈哈大笑起来;后来饮酒行 令,凤姐、鸳鸯等人寻刘姥姥穷开心,刘姥姥则依庄家人本色说话,也闹得哄堂大 笑。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写刘姥姥酒足饭饱, 迷失路径,醉卧怡红院,弄了满床酒气臭屁,而在此之前还有她品尝「茄鲞」的描 述。凤姐儿曾对「茄鲞」的制作和吃法详加介绍: 把才下的茄子,把皮□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 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乾、各色乾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乾,将香 油一收,外加槽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爪子一拌就 是。 一道茄子,竟有如此繁复的加工,难怪刘姥姥听了,摇头吐舌说:「我佛祖! 倒得十来只鸡配他」。大观园饮食之精致讲究,于此可见一斑。 根据专家的统计,《红楼梦》一百二十回里提到及的食品多达一百八十几种, 名目繁多,汤、菜、粥、面之余,尚有丰富的茶文化、酒文化记载,真实的反映了 十八世纪中叶中国的饮食风俗。例如第四十九回「脂粉香娃割腥啖□」描述史湘云 等人吃「烤鹿肉」的情形邓云乡《红楼风俗谭》就认为:「这吃鹿肉和涉及到生吃 鹿肉的习俗,应该也算是《红楼梦》中所反映的满州习俗之一」;又如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开夜宴」提到安席划拳、掷骰抢红,以及行「占花名儿」的酒令游戏, 也都是丰富采彩的饮食活动。 饮食风俗之外,《红楼梦》对于同属「人之大欲」的男女之情,也多有著墨。 高国藩《红楼梦民俗趣话》一书曾据《红楼梦》中的婚俗语,就订婚婚俗(放 定、过礼)、举行婚礼时的婚俗(坐床撒帐、饮交杯酒、新娘盖头 )、婚后一系列变 化 的风俗习惯(上头、开脸、堂客、内人、□妇、陪房、通房、东床、回门、回九) 依序加以探讨,认为《红楼梦》中的婚俗语表现了清代民间婚俗的全貌,「从民俗 学角度而言,它是清代婚俗的宝藏」。 《红楼梦》里正式的婚俗资料,比较集中在后四十回。至于前八十回里,则多 见男女私情的描述,包括鞋子、头发、指甲等爱情信物及其象徵意义,都有陈述。 格外引人注意的是,傻大姐在大观园捡到的那个绣春囊。 第七十三回讲贾母房里「体肥面阔,两只大脚」的十四五岁的傻大姐,因在入 园玩耍,无意间在山石背后拾获五彩绣香囊: 其华丽精致,固是可爱,但上面绣的并非花鸟等物,一面却是两个人赤条条的 盘踞相抱,一面是几个字。 「心性愚顽,一无知识」的傻大姐不认得是春意儿,心下盘算:「敢是两个妖 精打架?不然就是两口子相打」,把它交了出去,不料引发大观园的一场轩然大 波。第七十四回里,王夫人拿出这个「十锦春意香袋」责难凤姐,凤姐吓了一跳, 随即百般辩称:虽不敢说并无这个东西,但眼前所见香袋一是外头雇工仿著内工绣 的,带子穗子一概是市卖货」,自己绝不可能把这样的「劳什子」带在身上各处 去……。 傻大姐捡到的这个绣春襄到底是谁的,很难却认,因为透过王熙凤的狡辩与分 析,绣春襄的持有人,一下子扩充到大观园里众多的年轻媳妇和小姨娘身上,也有 此可见此类「情趣用品」的流行。而这种情趣用品,在传统社会里,跟「箱底画」 一样,应该也有其婚前「恶补用的性教材」的用途。 (本资料摘录于国文天地14卷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