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非《红楼雾瘴--玩味脂砚斋》之质疑 知秋一叶 (一) 偶尔打开书箱,看到了一本书,想想它的作用,也许会引起轩 然大波。但既已提及,无须掩饰。与各位红友共同一研,乃心 之所望。克非的《红楼雾瘴--玩味脂砚斋》不知哪位朋友看过 ,他可真够大胆。如果真如他之所说,那么红学的整个历史就 该重新写了,而且这么多红学家研究的多年成果就都毫无意义 了。因为在我的印象当中,他们对于脂砚斋的批语和态度都是 言之凿凿、确定无疑的。在他的论点当中,一个最深刻也是最 尖刻的论点就是:脂砚斋完全是沽名钓誉之徒,他可能根本就 不认识曹雪芹本人。是另一种篡改手段,而这种手段用作者的 话说,简直卑劣之极。因为克非深感这样做的目的,给后世会 带来无法探求真理的千层雾瘴。现实也恰恰如此。脂砚斋利用 当时人们爱看评点小说的习惯文风,以带批评的手抄本等面行 于世。最有利的证据是:(1)书中的批语年代是后来倒填上 去的;(2)批语的语气很大程度上模仿了张竹坡评点《金瓶 梅》口吻。如"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 脂,是书何幸"、"每欲青埂峰下再觅石兄,奈无遇癞头和尚, 是何怅怅!"(我可能记误了这句)等等。(3)书中诸如"合 花欢酒"、"的真真事,作者经过、余亦经过"等语,是极卑劣的 哗众取宠之处。(4)脂系钞本的在程甲本铅印版之后得以流 行于世,故考虑到商业上的利益,所谓"昂其值数十金"的诱惑 ,便搞了个《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系列以享收藏爱好者的猎 奇心理。 (二) 类似上篇的论点还有很多,在我看来,逻辑性也很强,足以说 服很多的读者。但我有几点质疑,提出来请各位参详。 1. 脂砚斋如此做,是何目的和居心?他的动机何在呢?如果 光想哗众取宠只一次批评即可,又为何"凡四阅评过"呢?!( 好像这是基本数,有的红学家考证的数比这个还要多) 2. 从两种版本上看,脂系版本无论从语言味道上、纲目结构 上、引导读者的思考兴趣上、解释书中的个中情由上都基本上 超过程高系统版本,应该说客观意义是好的,如此细品其人格 ,脂砚斋好像没必要这样做。 3. 脂砚斋是一个深爱《红楼梦》的人,如果他为了一己私欲 ,以这样的手段惑乱视听,混淆是非,达到与曹雪芹齐名的效 果,他根本不需要这样做,而直接批评即可,用不着又是倒填 年代,又是化以假名、又是削尖脑袋假充挚友,如此这般,总 之难以令人想象和信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