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报关于新版越剧《红楼梦》首演的报道
一曲绝唱 几度梦回  新版越剧《红楼梦》首演  
龚学平等昨观看并祝贺演出成功
(文汇报1999年8月14日)
           本报讯 (记者金涛)一曲红楼绝唱,几度海上梦回。昨晚,许多老
观众抱着重温经典的心情,踏上上海大剧院的红地毯。大剧院开台以来首出保留剧
目新版越剧《红楼梦》在这里正式揭开面纱。
           市委副书记龚学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金炳华和副市长周慕尧等市
领导观看了演出,并向剧组祝贺首演成功。2000余名观众中,有许多慕名而来的外
地宾客和外国友人,他们为这出久演不衰的老戏的魅力所折服。
           尽管演出前下起了阵雨,但新版《红楼梦》的轰动效应不减。开演前
1小时就有成群观众在剧院门口守候。专为演出制作的说明书、唱片和纪念品更是吸
引了戏迷争相购买。
           和原版比,初次亮相的新版《红楼梦》在舞美样式、演员阵容和音乐
唱腔上做了不少改动。为方便海外观众,首次配置了中英文同步字幕机,全剧演出
时间由原来的3个多小时,浓缩为140分钟,整出戏分11场,在保留原剧精华基础上,
增加了“元妃省亲”和“太虚幻境”首尾两场大戏,形成呼应,场面宏大,富有创
造性和感染力。
           全剧布景制作堪称一流,大观园的豪华气派、怡红院的吒紫嫣红和潇
湘馆的凄清冷月,被近十道精致的大景表现得细致入微。在全新舞台布景的烘托下,
钱惠丽和单仰萍搭档的“宝黛”组合,凭借娴熟的表演和动人唱腔,展现了传统流
派艺术的神韵,把全场观众的情绪一步步引向高潮。 
           据了解,新版《红楼梦》成功的市场运作,使大剧院红楼艺术公司尝
到了甜头,在本月9场首轮演出票房爆满的情况下,上海越剧院和大剧院合作计划在
明年春节,再度将《红楼梦》作为新年贺岁剧,配合“年夜饭”红楼套餐一起推向
市场,这意味着《红楼梦》探索产业化路子的尝试还将继续。
           
         下图为新版越剧《红楼梦》尾声《太虚幻境》的场景。
            本报记者 杭凌冰  摄



首次献演博得满堂喝彩  新版越剧《红楼梦》让人眼睛一亮
记者 陈 竹(新民晚报1999年8月14日)

                       本报讯  昨晚,新版越剧《红楼梦》在广大戏曲爱好者和
文艺体制改革者的千呼万唤之下,终于在上海大剧院亮相了。市委副书记龚学平,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金炳华,副市长周慕尧观看了昨晚的演出。

                      
                   新版越剧《红楼梦》在保留原版本主要人物、情节和经典唱段
的基础上,对故事结构和舞台美术作了较大的开拓性改编。它是根据上海的标志性
建筑──上海大剧院度身定制的。昨晚,舞台上硕大而豪华的布景和花团锦簇的服
饰颇具视觉冲击力,体现出逼真实景与虚拟表演相结合的艺术特色。新版越剧《红
楼梦》的制作采取了产业化的机制,突破原行政管辖的局限,实行跨行业的协作。
上海越剧院和广电局所属上海大剧院等共同出资,并成立了上海大剧院红楼艺术有
限公司,并推出一系列衍生产品。如今,300万元的投资已全部收回,实现了大投入、
大回收。昨晚演出的是徐玉兰、王文娟的版本,扮演贾宝玉的钱惠丽和扮演林黛玉
的单仰萍与其他演员一起把戏演得有声有色。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新版越剧《红楼梦》一瞥
本报记者 陈 竹

                                          
                                       新版越剧《红楼梦》,昨晚在上海大剧
院一开场,观众就被豪华的布景所吸引。这是荣国府的实景,可以说,在本市的戏
曲舞台上,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亭台楼阁,美轮美奂。由于大剧院的舞台特别宽
大,因此作为仿真布景的楼台,也几乎同真的楼台一般大。台上表现“元妃省亲”
的场面,但见几十个丫环、家丁先后演唱来往穿梭,极显贾府人丁之盛,省亲排场
之豪华。一辆真的两轮车被推上台,车上坐的是贾家送进皇宫做妃子的贾元春,这
时传来了花旦的唱,老旦的唱。又来了贾宝玉、林黛玉。第一幕结束了,人们叫好
之余,又仿佛缺了些什么。仔细一想,才想起原本《红楼梦》开场,贾宝玉有一段
脍炙人口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如今到那里去了?原来旧版越剧《红楼梦》是
从贾宝玉相遇林黛玉开始的,贾宝玉第一眼见到林黛玉,便有此唱。然而,新版
《红楼梦》是从《元妃省亲》开场的,这样做,便于显出豪华的场面,便于利用大
剧院的舞台优势,使戏一开始就非常热闹而有特色;而此时宝黛已经相识了,如何
唱这段“天上掉下”呢?想想有道理,于是继续往下看。宝玉与琪官相交事发,贾
政怒其不肖,狠命鞭打。扮演贾政的董柯娣粘着长胡须,一段老生腔仿佛有点“绍
兴大班”的味道,特别激昂高亢,博得全场掌声。接下来是“黛玉葬花”,“一年
三百六十天,风刀霜剑严相逼……”唱词特别优美,单仰萍唱出了王文娟流派的韵
味。有趣的是,随着黛玉的沉吟,舞台上的桃花树,竟纷纷掉下花瓣来,这是采用
了“机关布景”的特技,台下无不感到新鲜。然后是王熙凤设“调包计”,将“宝
黛婚姻”改成“宝宝(钗)婚姻”,于是气得黛玉病死,宝玉出走了。美满的姻缘
既被拆开,宝黛只能在“太虚幻境”中见面。这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贾宝玉在
幻景中,回想起第一次看见林黛玉时的景象,竟对着幻觉中的林黛玉唱道:“天上
掉下个林妹妹……”这句唱腔钱惠丽唱得太好听了,她是正宗的徐派,扮相显得格
外年轻,美丽。想想导演为了满足观众的欣赏心理,真是煞费苦心。原剧的精彩处,
那些流派唱腔,那些经典唱段,导演是想方设法尽量保留。此番观剧经验倒是可以
证明编导者的一个创作思想,叫做大布景、好唱腔两不误。

图为《读西厢》一折中,宝玉(钱惠丽饰)把王爷所赐宝珠赠与黛玉(单仰萍饰)
彭幼龙摄


新版越剧《红楼梦》在上海首演成功 
端木复(解放日报1999年8月14日)

       本报讯作为国庆50周年的重点献礼剧目,新版越剧《红楼梦》昨晚在上海大
剧院的首演大获成功。气势恢宏的舞台 场面、精彩纷呈的音乐唱腔,使这出越剧经
典再铸辉煌,有幸先睹的戏迷观众纷纷赞不绝口。市委副书记龚学平,市委常委、
 宣传部长金炳华,副市长周慕尧,与1500多观众一起观看了演出。

         一位年逾古稀的徐老太太兴奋地告诉记者,41年前,她在共舞台领略过徐
玉兰、王文娟演出《红楼梦》的风采,11年前又欣赏到她们的接班人钱惠丽、单仰
萍的新“宝黛”,这次再看钱、单演的“宝哥哥”和“林妹妹”,感觉和以前不一
 样了。第一次走进大剧院的老人连声称道,这里实在太美了,剧院美,舞台美,道
具美,服装美,音乐美,唱腔美,真是美不 胜收。她笑称过去看《红楼梦》,基本
上不是在“看”,而是在“听”,关心注重的往往是那些流派唱腔的韵味,很多时
候甚 至是闭起眼睛跟着哼。现在完全不同了,自己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处处感
到新奇,时时都在开眼,甚至连眼睛都不敢随便 乱眨,生怕错过美妙精彩的一瞬间。


         不少老戏迷也和徐老太一样,为能首批先睹新红楼而自豪。惠丽迷俱乐部
的王先生讲,他们从报上只要看到有关于新 版《红楼梦》的消息,都要剪下来,由
衷地为越剧艺术能够走进大剧院,并成为大剧院的首台保留剧目而高兴。原先,大
家对 大制作、大舞美会否“抢戏”不无担心,现在看了演出完全放心了。他高兴地
说,新版《红楼梦》不仅经典唱段都在,像“哭 灵”催人泪下,“葬花”感人肺腑,
而且在剧首、剧尾还新增了“元妃省亲”和“太虚幻境”两场新戏,场面恢宏气派,
又深 化了戏剧凸现贾府兴衰荣枯变迁的主题,更有看头了。

        据了解,《红楼梦》首轮演出虽然昨天才开始,但二轮演出的市场已同步
启动。昨天上午,交通银行一位小姐订下第 一份春节“红楼观剧饮食套餐”,到晚
上首演前,已有30多位顾客分别订下了从大年夜到年初五的套餐票,市场前景令人
乐 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