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红楼梦》〔2〕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
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
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
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3〕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证成多
所爱者,当大苦恼,因为世上,不幸人多。惟憎人者,幸灾
乐祸,于一生中,得小欢喜,少有偏碍。然而憎人却不过是
爱人者的败亡的逃路,与宝玉之终于出家,同一小器。但在
作《红楼梦》时的思想,大约也止能如此;即使出于续作,
想来未必与作者本意大相悬殊。惟被了大红猩猩毡斗篷来拜
他的父亲,却令人觉得诧异。
现在,陈君梦韶〔4〕以此书作社会家庭问题剧,自然
也无所不可的。先前虽有几篇剧本,却都是为了演者而作,
并非为了剧本而作。又都是片段,不足统观全局。《红楼梦
散套》具有首尾,然而陈旧了。此本最后出,销熔一切,铸
入十四幕中,百余回的一部大书,一览可尽,而神情依然具
在;如果排演,当然会更可观。我不知道剧本的作法,但深
佩服作者的熟于情节,妙于剪裁。灯下读完,僭为短引云尔
。
一九二七年一月十四日,鲁迅记于厦门。
〔1〕 本篇据手稿编入。《绛洞花主》,陈梦韶根据
小说《红楼梦》改编的剧本,共十五幕。绛洞花主,贾宝玉
的别号,见《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2〕 《红楼梦》 长篇小说,清代曹雪芹著,通行
本一二○回。后四十回一般认为系高鹗续作。
〔3〕 关于《红楼梦》的命意,旧时有各种看法。清
代张新之在《石头记读法》中说,《红楼梦》“全书无非《
易》道也”。清代梁恭辰在《北东园笔录》中说,“《红楼
梦》一书,诲淫之甚者也。”清代花月痴人在《红楼幻梦序
》中说:“《红楼梦》何书也?余答曰:情书也”。蔡元培
在《石头记索隐》中说:“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
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清代“索隐派”的张维屏在《国
朝诗人征略二编》中说它写“故相明珠家事”,王梦阮、沈
瓶庵在《〈红楼梦〉索隐》中则说它写“清世祖与董小宛事
”。
〔4〕 陈梦韶 名敦仁,福建同安人,当时是厦门大
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