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按律填词
⊙仄⊙平⊙仄(句)
⊙平⊙仄平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叶平)
⊙仄⊙平⊙仄(叶仄)
⊙仄⊙平⊙仄(句)
⊙平⊙仄平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叶平)
⊙仄⊙平⊙仄(叶仄)
宋-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1)本调五十字,八句,前后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例须同部,见本书附录词韵。
(2)起二句为六字对,亦有不对偶者,以对偶为佳。第四句六字,换用词部仄叶。后片字句句法,均同前片。
(3)例词为辛词名作之一。这是一首以农村为题材的词,时令在炎夏的夜里。那时作者退隐在江西上饶带湖,风景幽美的黄沙道就在附近。因为是一首小词,所以选用了一晴一雨两个小场景。前片写晴,开头两句是对仗,上句写树上的乌鹊因月光明亮而惊飞不定,从这一枝跳到另一枝。有一种意见把“别”解作动词,说“别枝”是离开枝头之意,这种说法似欠通顺,且与下句的“半夜”不成对,不可取。下句说蝉在清风吹拂的半夜还在鸣叫(说明天气炎热)。不过,天气虽热,却是风调雨顺,“稻花香里说丰年”表明,稻子正扬花,一片芳香,丰收在望,词人内心异常高兴,而要称赞一番。但是,词人在这句后面紧跟一句“听取蛙声一片”,借一片蛙鼓之声来歌唱丰年,进一步表达了人们心头的喜悦。这种写法,即所谓侧面烘托,比直来直去的效果自然要好得多。后片写雨。夏夜的雨不同于“随风潜入夜”的绵绵春雨,而是变化倏忽,来去无定的阵雨。刚才不是明月在天,树梢鸣蝉吗?一会儿,天空被乌云遮蔽,天边只剩下七八个星星了,大有山雨欲来之意。果然,在山前,已经淅淅沥沥地飘下了“两三点雨”。这时,词人当然不能再象原来那样从从容容,而要赶快找个地方避雨了。他自然想起了过去附近土地庙树林旁边有爿茅店,于是他急急忙忙地跑过小溪的桥,再拐个弯,抬头一看,那爿茅店忽然在“社林边”出现了。
这首词总共不过五十个字,但内涵却很丰富,前片表现那种丰收的喜悦,后片写茅店的突现眼前,无不生动灵活,跃然纸上,真可说达到了声情并茂的境地。写作上的这些特点,需要仔细玩味,深入体会。
|
关于西江月的文章
Re:《梦终红楼》连载6RE:墨友居诗词选(增加中……)RE:【水调歌头】感受涨价鹧鸪天·贱日集句抒怀(6首)【西江月·看花吟】西江月--夜入越南下龙市赌场RE:春梦-西江月RE:秋景小记RE:无题——西江月西江月-2007年5月3日同学聚会更多关于西江月文章>>使用词牌西江月的词
璀璨雕笼洒笔 王千秋刻木工夫最巧 程梅斋秋霁姮娥二八 曹冠葭管一阳已复 无名氏(宋)隆暑正当三伏 无名氏(宋)风暖晨光寂寂 韩淲五马人生最贵 沈瀛画栋新垂帘幕 辛弃疾松舍清灯闪闪 陈妙常金粟如来出世 辛弃疾犹记春风庭院 仇远山拱罗城四面 陈德武正月天饶阴雨 朱敦儒木末谁攀新萼 谢逸几见芙蓉并蒂 向子諲缥缈波明洛浦 张炎春色著人多少 韩淲味过华林芳蔕 仲殊银烛晓催春漏 无名氏(宋)箫玉和鸣云里 陈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