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 红楼大观 成语大全
目前位置;藏书阁 -> 诗词 -> 虞美人 词牌
  虞美人 词牌
虞美人 按律填词

⊙平⊙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平⊙仄平平仄(换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再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南唐-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宋 蒋 捷
(1)本调五十六字,八句,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 (2)第四句九字,以一气呵成为佳,语气可于二字、四字或六字处作逗,视具体情况而定。 (3)例一为李煜名作。从作品的内容来说,李煜思念的故国无非是过去那种供他个人享乐的封建小朝廷,他的哀愁是亡国之君的哀愁,没有什么社会意义。问题是作者在这首词里表现的感情是真切的,运用的对比手法也很成功,特别是词的结句,把抽象的“愁”比作可以摸得着、看得见、滔滔滚滚、永远流不完的春江之水,既贴切,又形象,不愧为千古名句。 例二的格局系从稼轩《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脱胎而来,用今昔对比手法来表现一生的经历。开头两句写少年时的浪漫生活,三四两句记壮年的流浪生活,以上写过去。后片“而今”两句转入现在,两鬓斑白,寄身僧庐,听着外面的雨声,已经无动无衷,言外之意,是自己因经受了亡国的创痛,感情变得麻木了,词中的“雨”,隐寓着国家的变故,温庭筠《更漏子》:“桐梧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结句反用其意,化个人离愁为亡国之痛,大大加深了题意。这是由作者在宋亡后不愿仕元的高尚人品决定的。
关于虞美人的文章
  • 秋日抒怀
  • 你带来古风
  • 我喜欢你轻松的文风
  • 虞美人与obe
  • 虞美人·咏情
  • RE:七绝——无题
  • 虞美人·桃花怨
  • 虞美人 春水伊人
  • 【虞美人】月
  • 七律
  • 更多关于虞美人文章>>
    使用词牌虞美人的词
  • 苕花飞尽汀风定 张先
  • 波声拍枕长淮晓 苏轼
  • 持杯遥劝天边月 苏轼
  • 武昌七十庞眉叟 林正大
  • 画堂新霁情萧索 张先
  • 春情只到梨花薄 纳兰性德
  • 银屏一夜金风细 吴儆
  • 清尊黄菊红萸佩 卢祖皋
  • 行行信马横塘畔 秦观
  • 一番雨过年芳浅 仲殊
  • 西风斜日兰皋路 韩元吉
  • 蒙蒙烟树无重数 向子諲
  • 碧桃天上栽和露 秦观
  • 高城望断尘如雾 秦观
  • 飞花自有牵情处 晏几道
  • 霜余好探梅消息 范成大
  • 千山青比妆眉浅 王安中
  • 短亭过尽长亭到 晁端礼
  • 风回小院庭芜绿 李煜
  • 楼台烟雨朱门悄 刘辰翁